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2012-10-17

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记一位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全程专业照顾

随着我院专科护理建设的不断推进,专科护士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和赞扬,她们在临床为病人解决了许多疑难复杂问题。以下个案是我院医护团队为病人提供全程专业、优质服务、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一个缩影。

张爷爷三个月前确诊为食道癌晚期,由于进食困难,做了胃造瘘术,这是第二次入院了。入院时,张爷爷就说他在家里能自己吃东西,大便也挺正常的,这次复查没事的话就想将胃造瘘管拔了。我们联系了胃镜室崔教授给张爷爷做了复查,崔教授建议继续保留胃造瘘管。听了崔教授的建议,张爷爷心里很不舒服,非要把管子拔了,好不容易等儿孙们说服了张爷爷不拔管子,意外又出现了。原来,张爷爷本来身子就瘦削,来时路途的奔波和连日住院的来回检查,加上天气炎热。造瘘管口皮肤出现了红、肿、热、痛的现象,每日的换药和疼痛令张爷爷饱受煎熬,更加强烈要求拔管。我一边做好张爷爷的心理护理、换药处理,一边请郭少芸造口师会诊。不巧的是,当郭少芸造口师来会诊时,张爷爷又外出检查去了,于是我向郭老师描述了张爷爷的伤口情况,听取郭老师的建议,用凡士林纱、造口护肤粉予伤口换药。张爷爷住了三天医院后,同意暂时不拔管,但要求下午立刻回家,面对脾气倔强的张爷爷,儿孙们只好答应张爷爷的要求。出院当天下午,我为张爷爷再做了一次换药,让陈婆婆(张爷爷的妻子)和同住的儿子一起观看了整个换药过程,还把造瘘口护理的注意事项一一做了指导,家属表示明白后才让张爷爷出院。

张爷爷出院后第三天的上午,我给张爷爷做了个电话随访,得知张爷爷还有造瘘管口周围皮肤疼痛,但不用口服止痛药,具体的伤口情况还要等下午医生上门去换药的时候才知道,每日饮食还算比较正常,只是伤口影响了张爷爷的日常外出。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我跟张爷爷约好了下午电话随访的时间。下午,我在医生上门换药的时候再打了个电话给张爷爷,医生描述了张爷爷的伤口情况,表示使用造口护肤粉后,造瘘管口皮肤红、肿现象有减轻,造瘘管口有肉芽增生,伴少许淡黄色渗出液,已经使用高渗盐水换药,但效果不明显。我让医生把张爷爷的伤口照片发给我,我再与郭老师联系好复查时间,并约张爷爷的外孙女过几天来医院开药回去。又过了几天,张爷爷的外孙女来找我,我让她直接到门诊找郭老师,郭老师开了美盐敷料让外孙女带回家。张爷爷出院后第10天,我再给张爷爷做了个电话随访,在电话中得知张爷爷的伤口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并对我表示感谢……

为病人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后全程优质专业的满意服务已经成为我院医护人员共同的目标,出院随访、居家服务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病人出院后还会有问题出现,怎样才能帮助病人适应出院后的生活,解决他们出院后的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

                                       特内一区   严晓芬